
在活动中,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日常习惯,并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分组组织活动,安静地听老师讲故事,举手回答问题,上厕所,喝水,穿得有秩序,在楼下排队,轻轻摆凳子。活动日程紧凑,既注重活动形式的交替,又注重幼儿之间的联系,为孩子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这些都是老师辛苦培养的结果。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看到了三个老师对孩子的精心培养,看到了孩子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有自理能力。孩子分组学习,自由交流,氛围和谐。
有一个细节特别感人:在课堂活动中,有些孩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不积极。教师在这些活动中既关注主动回答的学生,也关注不积极表现的学生,点名让他们回答问题,不断引导和提示他们完成问题,感受回答问题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些孩子是教育的难点,也是经常被忽视的。老师能关注他们,说明他们的善良和博大的教育胸怀。
2.情境学习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绘本来激发孩子的兴趣。郭老师运用交互式白板,生动的描述,夸张的肢体语言,巧妙的提问,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回答问题,时不时的表演,既注重孩子的注意力训练,又注重提高孩子的演讲表达能力。孩子们沉浸在荒诞的故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我觉得这就是孩子想要的精彩绘本故事。另一方面,我们的父母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他们也不重视绘本。即使讲绘本的故事,他们也可以随意应付,并不能充分引起孩子的兴趣。
在马老师组织的数学情境趣味活动中,马老师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使数学活起来、形象化、游戏化。孩子都是动员起来的,动手动脑,有时候独立思考,有时候和同龄人分享,享受学习。
在活动中,有些家长不是观察者,而是参与者,他们代替孩子完成分解操作活动。有些父母不断提醒孩子,有些父母不断批评孩子,有些父母不断阻止孩子。指令没有指导,没有给孩子一些暗示性的问题,没有让孩子建立自己对行为的判断、反思和调整。希望家长学会让孩子自己做。这些差异不是时间或角色的差异,而是观念的差异。所有家长都必须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的概念。父母努力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3.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配合老师。老师很辛苦,真的很累,不容易。家长首先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这也是缓解教师教育压力的途径之一。在家长会上,郭先生谈到了以前对父母的一些要求。比如,要注意孩子的卫生,教育孩子的作息习惯,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融洽的能力,配合老师完成亲子作业,并注明是否需要给孩子吃药。很多家长对此无动于衷。其实每一个要求都很重要。希望家长能重视老师的要求。比如做好孩子卫生习惯的培养,做好亲子作业和网络安全学习活动等等。对于老师来说,一个班40多个孩子,很难管理;就父母而言,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教育好孩子,幼儿园管理就会轻松一些。希望大家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班级事务。这些孩子会成长得更好。希望父母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希望父母解放孩子,给孩子更多独立成长的空间;希望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需要发现、引导和激励。希望家长能积极与学校沟通,与老师合作,形成居家教育的良性循环,为我们共同的孩子而共同努力!最后感谢幼儿园和老师们的辛苦!他们不仅多才多艺,观念先进,而且耐心负责。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包容和爱的心!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