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念:像爱你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你周围的每个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心灵交流的活动。只有当它来自心脏时,它才能到达心脏的深处。陶·罗杏芝·小红说:“我的能力是由我的任务驱动的,是由我的责任感培养的,是由我的奉献精神培养的。”30年来,罗晓红经常一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但她从来不在乎,也不后悔,因为她喜欢孩子和学前教育。“我爱每一个孩子,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快乐。这种爱的力量让我充满了快乐,给了我全部的心。”
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结束是开始。今天的罗晓红是湖南省幼儿教育“金牌”教师。1993年、2004年和2016年,她三次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教师”,并获得三等荣誉。2008年,她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2010年,她被任命组建“罗晓红色学前教育工作室”,并被长沙市政府和长沙市教育局任命为工作室的“首席教师”。2013年,他被授予湖南省“师德模范”称号。看着,就为了那难忘的第一滴水,从孩子的手中滴落.爸。落在生宣纸上,像盛开的梨子,像流出水面的荷叶,更像一朵浮云,慢慢吸收.看到他们面前的场景,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叹声。然后,一滴墨水落在宣纸上。黑色的墨水似乎是一艘自由的船,自由地穿梭于由小宣纸创造的世界。“中国传统绘画和其他绘画的区别在于这种特殊纸张上的水和墨的游戏。”这是罗晓红组织的一项日常儿童艺术活动。这是一场水墨游戏,也是一场教育艺术表演。沉浸在其中的孩子们是一群活泼的鱼,充满了兴趣和自由.什么更好的教育能让孩子成长?
1986年,刚刚从长沙师范大学毕业并进入幼儿园的罗晓红,像许多新教师一样,在无知中开始了她的学前教育生涯。“起初,我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茫然地跟随其他老师一年。“我做了别人做的事。”“当我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对孩子们了解不多。虽然我在幼儿园学了三年,但我很肤浅。”罗晓红说,他更经常扮演“经理”的角色,管理孩子们的饮食、拉东西和睡觉,对幼儿园老师的角色没有感觉。所以她现在能很好地理解新老师了。“老师和孩子一起成长,首先,这取决于你是否爱孩子,爱孩子和能否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教师的职业。”“启蒙”一词表明幼儿园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耐心、毅力和对孩子的爱。
“像爱他们的孩子一样,爱他们周围的每一个孩子;关爱他们的生命,关爱他们的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这是她30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第一颗心必须达到。罗晓红的“启蒙”源于一种艺术活动。有一次她组织孩子们欣赏徐悲鸿的马,但活动结束后,看着孩子们的作品,她有一种挫败感马的头与马的身体不在一条直线上,马的头很大但身体很小,并且有无数的腿.这些是问题吗?如何解读儿童作品?我既困惑又无助。”“儿童艺术究竟应该如何组织?孩子们怎么会喜欢参加我的艺术活动呢?”罗晓红反映道。对罗晓红来说,直到这一刻,她的学前教育事业才真正开始萌芽和成长.小心,只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开始阅读,读尹的《美术及其教育》和罗恩飞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开始参观学校,去青年宫,去南京师范大学;她开始向老师致敬。谢丽芳、欧立新、崔、孔每个周末都去老师的班级,大胆设计和组织各种艺术活动。她慢慢意识到:“儿童画不等同于成人画。孩子们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成人的世界。"
一道闪电照亮了她在黑暗中的摸索,让她逐渐找到了儿童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发展的需要和独特的学习方法,关注他们的感受和美的表现,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在游戏中获得人生的成长和幸福.她抛弃了“形象和差异”,带着孩子去“画故事”、“听音乐和画图画”、“听诗歌和画图画”等等。这种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每天都在等着罗老师的活动。
在一次活动中,一个孩子画了一个苹果方块。孩子画完画后,她让孩子“谈谈绘画”。原来,这孩子不想让苹果掉到地上。“我真的为孩子们的想象力鼓掌。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尤其是孩子,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活跃。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罗晓红关注儿童的天性。在她看来,画笔是儿童的语言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其中包含了小故事、丰富的儿童想象力,以及隐藏在其中的儿童天性。教师应该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画”的过程中发展,培养走向未来的能力。
"对于一项活动或一幅画,孩子们应该接受的不仅仅是艺术."罗晓红说,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该考虑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情感发展。这些活动具有教育和审美价值。成为一名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是罗晓红的一贯目标。罗晓红更注重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自1996年以来,罗晓红主持或参与了近十个国家、省市研究项目。他负责的项目、撰写的论文和编辑的教材多次获得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拥有深厚专业知识的幼儿园教师,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研究中去,这是一个真正培养人才的领域。”罗晓红说。30年来,罗晓红一直致力于儿童艺术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设计并组织了《狮子王国》 《我到太空去旅行》、《黑白配》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经典和珍品的传播“落户”湘西。她的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子》获得省一级“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艺术班竞赛”一等奖,并在全国幼儿园广泛推广。她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儿童艺术教学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园教师的“法宝”,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启动记忆,引导想象,引导儿童充分感受和欣赏,启发大胆创造和表现。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最好的一面,2011年,罗晓红被任命为长沙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幼儿园书记,三年后被任命为幼儿园园长。短短五年时间,长沙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幼儿园发展成为具有师范教育、科研和服务功能的省级示范幼儿园。
借助长沙师范大学的学院资源,她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以园本教研为出发点,教研带动教师发展,促进园本院校发展。事实证明,她的方法非常有效。这是每天的音乐活动—— 《苗鼓》。当老师要求孩子们说出老师做了什么动作时,萧月举起了手。然而,当老师邀请她在所有人面前表演时,她低下头,拒绝说话。老师蹲下来问道:“你需要帮助吗?”萧月说:“我不敢做。”老师说,"为什么不呢?"萧月害羞地说,“恐怕……”这时,老师微笑着对所有的孩子说:“你不会嘲笑她吧?让我们一起为小月加油,好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和老师们为她欢呼。萧月终于抬起头,站在座位前,笑着打了个转,打了古庙。掌声更响!萧月笑着回到座位上。
虽然这只是活动的一面,但它能直观地感受到教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长沙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幼儿园,有一个协议,组织日常的现场教学见习活动需要“三轮一课”,即一个活动和三个备课可以对见习学生开放。在第一轮备课中,33,354人参加了第一轮。要求教师不要看任何参考书和文件,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活动和尝试教学。第二轮备课——同伴支持。结合第一次试教,教研组共同广泛涉猎,查阅各种资料,对各种文件进行分类处理,发现“我有别的东西,我有别的东西,我没有别的东西,我没有别的东西”,形成了一个活动计划,并再次尝试教学。第三轮备课——专业指导。幼儿园聘请的专家小组在观察和观察现场后,提出修改意见,并再次尝试教学。
罗晓红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每位教师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园本教研;为青年教师举办了300多次示范班和专题讲座,培养了一支在湖南学前教育领域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教师队伍。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园长,罗晓红不断前进,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最好的一面。看着看着,只有实现更多人的梦想,罗晓红为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底,她被要求承建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著名教师工作室,这是当时长沙公立幼儿园唯一一个著名的教师工作室。2013年,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著名教师工作室的三年任期评估中,罗晓红色教师工作室在“优秀评估”的基础上获得连任资格。2014年5月,第二批工作室的新团队成立。在罗晓红的带领下,温、郑岚等10余名教师在湖南省和长沙市幼儿园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导师还在市级幼儿园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她还被评为“长沙市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和“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
“著名的教师工作室为普通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感觉就像游击队找到了正规部队。”长沙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幼儿园副园长郑兰说。进入工作室后,许多教师在公共活动教学、下乡教学、发表文章、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度“想辞职”的龚淼加入了工作室,因为“名师的境界和精神”重新点燃了自己的激情,成长为长沙高新区中心幼儿园的副园长。工作室成立以来,罗晓红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制定了工作室的整体发展规划,精心选拔名师,与学生形成“结对”,携手“助导”,努力培养新一代长沙学前教育领军人物。
罗晓红石府工作室每年都举办“一起阅读教育专著,了解教育本质”的活动。她将为学生选择必修和选修书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并制定阅读激励措施。她一个接一个地阅读每个学生交来的阅读笔记,仔细地指出来,最后编辑成《读书心得汇编》让每个人分享。目前,阅读已经成为工作室学生的习惯。他们学以致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借助信息技术,罗晓红领先工作室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设立“名师引荐”、“名师在线”、“经典评课”等栏目,成为长沙市学前教育主管部门的知名信息平台。作为首席教师,她还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带领工作室近30名成员,每年组织开展20多次区域性教学研究,并向花苑、保靖、浏阳、望城等10多个地区派出教学团队,为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过去的六年里,罗晓红色教师工作室已经举办了40多个不同主题的教育和教学研讨会。四位顾问和五位著名教师已经做了100多场讲座,涉及50多个主题。在罗晓红工作室的带动下,长沙许多区县纷纷效仿,成立了区县名师工作室。多达10,000名教师受益于该工作室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真正的辐射示范达到了全市甚至全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另一棵树,一片云推
2016年6月,罗晓红被任命为长沙市特殊教师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站首任站长。从这一刻起,她有了在农村地区培训年轻教师的额外负担。就像六年前罗晓红石工作室的建立一样,她也将把它建成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作站。早期儿童教育的美丽一直是由于一群有梦想和面对朝阳的年轻教育家。明天将上路。对于观察者罗晓红来说,学前教育有着无穷的魅力。她将继续坚守岗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培养年轻教师,为长沙市、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学前教育教学和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在罗晓红的心中,幼儿教育是最美丽的职业,值得他为之奉献一生。特别注意:本文内容引自17年《动漫界·幼教365》教学与研究版第一期精英校长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