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三年级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时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只要孩子学了基础知识,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转折点。孩子的学习能力决定他的学习成绩,四年级的学习成绩决定他未来的学习成绩。
五年级是小学教育的提升期。那些在四年级之前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孩子,到了五年级,成绩会有很大的飞跃;
这里重点讲一下小学四年级。那么,为什么小学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点呢?
1.从四年级的内容来看。
四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就学习内容而言,难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从二三年级开始,儿童的书面语言开始赶上口头语言,到了四年级,儿童的书面语言开始超过口头语言。当然,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大脑发展迅速,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迅速。
根据孩子的这种变化,孩子学习的每一科内容的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语文方面,开始出现大量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训练来训练孩子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等复杂问题,以发展孩子的比较、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如果孩子学习有困难,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应该买一些辅导软件或者问导师。这里推荐小学数学练习机。这个软件,辅导和实践都很全面,可以帮助孩子;
社会开始注意给孩子介绍复杂间接的社会现象;
科学,开始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以培养孩子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英语,虽然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到了三年级,孩子们学习一些基本的字母、单词和句子。可以说,初三只是孩子了解英语环境的熟悉期;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开始学习音标,然后进入正式的英语学习阶段。
另外,到了四年级,学校教育的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求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要求孩子养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等等。
因此,与之相对应,家庭教育也应该发生一些变化。例如,父母应该更加注意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学习习惯和探索的欲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业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从四年级孩子的大脑发育来看。
从婴儿期到儿童期,再到青年期,人脑是不断发展的,但人脑的发展不是一个均匀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均匀阶段性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人脑的发育有两个“快速发育期”:一个是从出生到三四岁左右;第一,孩子10岁左右。也就是说,孩子在四年级的时候,处于大脑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期。
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当儿童10岁左右时,虽然大脑的重量不再显著增加,但脑细胞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复杂,大脑的各种功能正在逐渐成熟。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性和大脑功能的成熟性,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还表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在10岁左右开始改善,儿童玩耍的天性开始消退;
四年级儿童的注意目的增强,注意维持时间延长,注意稳定性提高
儿童各种活动的目的增强,内部动机开始成为儿童学习的动力,但外部动机仍然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
此外,由于大脑的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在发生变化:
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转折点,抽象概括、分类、比较、推理的能力开始成型;
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增加一题多解的数量;
思维开始从模仿转向半独立和独立;
因此,四年级是培养儿童思维独立性和发散性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
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转折点。
那么,在四年级——小学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呢?我总结了以下两点,供四年级孩子的家长参考。
方法一:利用好四年级,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生活中,很多父母经常这样抱怨:
“我的孩子不能坐着不动。每次要求三次提醒,我都会静下心来学习。”
“我家孩子没有学习意识,学了就会玩。”
“我家的孩子更尴尬。没有我们的陪伴,他是学不会的。”
其实根据这些家长的说法,我可以分析出,他们的孩子不愿意读书,也有很大的问题。
至于教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授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家长在小学转折时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聪明的父亲这样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有一天,家里刚买了一袋米,父亲对四年级的邦邦说:“来,小伙子,我给你提供一个秤,你可以告诉我这袋米里有多少粒。”邦邦很尴尬,有点委屈地问爸爸:“爸爸,你有点太狠了!”
“这一点也不难。仔细想想。”之后,爸爸把那袋米和一个台秤递给邦邦邦。
看着邦邦的尴尬,爸爸提醒他:“你不是算过这样一个问题吗:算一本书一页的厚度?”
爸爸的话一下子惊醒了邦邦,找到灵感和想法的邦邦迅速行动起来:他先称一两米,数一两米有多少粒,再算一斤米有多少粒,再称一整袋米有多少斤,最后把一斤米的粒数乘以一袋米的斤数。
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没有告诉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认真思考,对所学进行推论。其实这个父亲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果爸爸只教孩子怎么解决问题,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会不会去做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然而,如果父亲教会孩子认真思考和类比学习的能力,可以想见,无论问题有多难,孩子都不会轻易被难倒。
到了四年级,不仅是思维能力,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和表达力都会进入一个质的发展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样会事半功倍。当然,如果错过了这个学习能力训练的关键期,对孩子的人生将是一大损失。
方法二:利用好四年级,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动机。
说到学习动机,我自然会想到孩子们的“借口”,尤其是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
学习不好,总找外在原因,抱怨老师不好,同桌不好,父母不好;或者抱怨自己脑子笨,脑子笨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遗传不好;或者抱怨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他们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不认为学习成绩差的事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
“借口病”本质上是一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不正确学习动机的表现。久而久之,这个借口就会变成一种潜意识。这个时候,孩子一旦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就会给自己找借口。
到了四年级,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上升了,产生了明确的内在学习动机。所以,四年级是消除孩子“借口”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在四年级前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不应该总是为自己学习不好找借口。”孩子不信任父母,觉得是在批评他。但是到了四年级以后,孩子的学习动机就会千篇一律,很容易缺乏正确的内在学习动机。所以在四年级,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那么,孩子如何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动机呢?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孩子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另外,孩子以后要选择自己的学习态度。
通过很多方式,一个家长终于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之后,他和他的孩子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父母:既然你已经知道“学习是你自己的事”,那么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努力学习,一条是放弃学习。世界上有很多路。不学习,其他的路都可以成功,但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就很难成功。当然,学习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至少有了足够的知识,你以后做事会轻松很多。路就在你面前。由你来决定选择哪一个。
孩子:这两条路能不能具体一点?
父母:我来告诉你吧。你见过在街上摆摊拉三轮车的大叔大妈吗?我们不能说他们生活不好,但他们代表了一群知识不多的人——;如果你看看大学里的老师和教授,以及进出办公楼的人,他们代表了一种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也就是说,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我明白了。我选择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
到了四年级,孩子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在合适的时候,父母应该和孩子谈论他们的未来。有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孩子的学习动力自然就清晰了。
到了四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内在学习动机。当他知道自己是在为自己学习的时候,父母应该努力让孩子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当一个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时,他的学习动机就已经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