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资讯网

幼师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成长的第一本书是大自然

作者: 2020-09-22 浏览:

智力和知识有不同的含义。知识是拥有智慧所必需的,但拥有知识并不意味着拥有智慧。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张美玲教授认为,我们爱孩子和养育婴儿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智慧。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构建一个智慧的母亲,尤为重要。

微信图片_20180423141144.jpg

张美玲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长袋成长教育项目教育心理学专家顾问

智慧母亲的构建

如何打造一个聪明的妈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张美玲教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你会说,当然,一个和平、快乐、幸福的世界留给后代。但是如果我们要把这个世界留给后代,我们会给这个世界留下怎样的后代?

“如果我们的后代有病,懒惰,这个世界还能美好幸福吗?不能。教育是未来的事业。这些5、6岁的孩子20年后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将决定中国20、30年后的样子。父母,尤其是母亲,应该在这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个聪明的妈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张美玲教授给出了答案,并提出了“四个一”的教育观。

1.办好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2.做第一个成长为好孩子的老师

3.扣除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按钮

4.读儿童成长的第一本书

【经营第一所孩子成长的学校】

这所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家,是孩子们的避风港,永远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聪明的母亲为孩子创造的家应该是一个民主、自由、尊重友谊、学术氛围和共同成长的氛围。

【做第一个成长为好孩子的老师】

具体来说就是科学育儿。

科学育儿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孩子的成长规律,要遵循成长发展规律;另一个是教育规律,强调要慢,要有耐心。

张美玲教授将科学育儿生动地诠释为十六个字:顺其自然,学会等待,与众不同,真诚陪伴。

比如她说,孩子今天不会说话,不代表他不会说话。别人可能一岁半说话,他可能一岁八个月才说话。所以,养孩子要顺其自然,学会等待。

另外,人与生俱来就有差异,教育和环境也不一样,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塑造得一样。

张美玲教授分享了一个故事:“三年前,我在徐州给初三和初三的妈妈们讲课,讲的是如何面对高考和中考。之后有个妈妈告诉我,张老师,我不想让我儿子上高中。我说为什么?她说我儿子学习只有六七十,可能考不上大学。但是,他特别喜欢车。他的房间里到处都是汽车。我想让他学汽车修理。我说那很好。你的孩子喜欢。最后他妈妈让他去了汽车修理专业。他课后还学了很多机械工程之类的。他工作得很好。他工作不到一年就去了北京,在北京领导不到一年就送他去德国深造修理。三年后她妈妈打电话给我,她说,张老师,你还记得吗?我是徐州人,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快乐,因为她儿子要去德国留学。这是差异化发展,不上大学也是成功的。”

父母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真诚的陪伴孩子,因为陪伴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孩子会有安全感,会体验到爱,性格也会健康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成就往往取决于他在人格上的伟大。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对社会有用。而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做自己。

所以,陪伴孩子的关键是要发现孩子擅长什么。对于可塑性强的孩子,母亲要扬长避短。发现和观察孩子,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

【扣孩子成长的第一颗扣子】

因为如果第一个按钮错了,后面的按钮就全错了。张美玲老师认为,第一个按钮是敬德修身,内涵是爱国、善良、诚信、文明之旅。

【读儿童成长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自然。其实,自然是一本无私奉献的书。但是,现在的孩子与大自然接触太少,不仅没有快乐的童年,而且身体也不太健康。

所以,一个贤明的母亲应该读一读孩子成长的第一本书《——自然》:沐浴自然之光,领略自然之美,踏上自然之土,吸收自然之气。

第三,我们如何做到这“四个一”?

首先要终身学习。

现在是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任何年龄的人都应该学习,正如周总理所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学完了要练习反思。当你拿到一本书,看到一篇文章,重要的是评论,问为什么。学习是先内化,外化为内化,再外化的过程。

其次,要重视本土化。

任何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的思想都必须与孩子、父母、母亲自身的性格相结合。每个母亲的性格都不一样。

最后要练。

没有实践,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成为自己,但内化的东西必须外化,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练习后,我们会思考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只有这样,母亲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只有成长中的母亲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一个明智的母亲应该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书,做最好的自己,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母爱360、自然养育论坛、家长必读智慧的选择”发布会,张美玲教授做了主旨发言。

………

今天是4月23日的世界阅读日,成长包边肖专门制作了一张海报,以了解张美玲教授在阅读第一本书《儿童成长》时的谆谆教诲。在这里,我送给给孩子读书的父母,送给给孩子读书的老师。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请记住张美玲教授分享的“四个一”教育理念,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聪明的母亲,做最好的自己,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自己。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要读书,使阅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去世的那一天——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

苏轼在《记黄鲁直语》中说:“士大夫三日不学,则义不交胸,镜之貌恶心,语之无味矣。”曾国藩说:“人的气质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崇文,读起来比学起来容易。我国的八姓都是把读书写成祖训的。

王:修身养性,齐家读书,造福子孙。

陈:读书最重要,其次是农业和桑树。

黄:读诗读书勤修。

赵:所有的孩子,不管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都应该以读书为重。

周的:光武帝以前没有别的本事,读书修炼有两种方法。

吴:敬师敬书之道。

范家:耕田一定要勤读书。不耕不读,不如狗和动物。

高:人生有限,学问无限。学生聪明,智慧生知识,知识生过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无数人。终身学习,不能偷懒;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因为口渴而打井。

肚子里全是诗词书法,最是书香四溢,世人皆知。书卷气来源于读书的沉淀和升华。足以抵御生活,安慰内心的骚动。

本文转载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Growth Bag(微信号:诚章代)

THE END

相关资讯

国庆7天逆袭!超越学霸计划开启!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三学生心理辅导:超越自我,绽放梦想
[体验战略] #热门国际学校#重庆北新巴蜀中学国际艺术高中超越全战略
女儿刚刚从小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