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资讯网

幼师信息网

招生报名咨询

学校报名咨询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 15617622773
首页 > 资讯分享

孩子总爱和人家攀比怎么办 正确对待孩子爱攀比

作者: 2020-07-06 浏览:

如果孩子们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呢?事实上,虽然对孩子来说跟上竞争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父母和朋友知道如何应对,他们也能让坏事变得更好!

1.年轻的父母不应该太爱他们的独生子女,以防止比较的惯性。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想要的一切,这样很容易培养孩子过度的自我中心心理,也不能对孩子唯命是从。姑息性搬迁很容易导致比较惯性,从而导致贿赂儿童,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2.从父母自身出发,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俗话说,一只大狗爬上墙,一只小狗跟着爬。这表明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正确教导。孩子的成长从你身边开始,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的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从自己做起,不要有攀比的心理,永远为孩子树立榜样。

3.父母应该把握程度,及时给予鼓励,保护童心。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害怕陌生人和新环境,不愿意去上学,父母可以买和他们的孩子一样的书包,鼓励他去幼儿园,并掌握孩子的比较心理是足够的,鼓励他去。

让比较反过来帮助宝宝成长

1.反对比。当孩子们进行比较时,最典型的理论是“别人都有,所以我应该有。”这时,不管父母怎么解释,因为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他们是非理性的,不能理解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要对付这样的孩子,一个相对快速的方法就是实施反比较。例如,用他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较,用他进步的一面与他人倒退的一面相比较,用他拥有的东西与他人没有的东西相比较,等等。

2.改变比较的刺激。儿童具有比较心理,这表明儿童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希望达到相同的水平或超越他人。父母应该掌握孩子的进步心理,改变孩子比较食物、衣服和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和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比较。例如,当一个孩子抱怨老师经常表扬一个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列举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偷偷试着和这个同学比较,看他是否能超越他。例如,当孩子和同学穿衣服时,父母可以从整洁漂亮的衣服和漂亮的颜色方面改变比较的兴奋感。

3.把比较变成动力。当孩子们互相比较时,父母可以告诉他们的孩子,不是他们不能互相比较,而是他们应该自己努力达到比较的条件,从而巧妙地把比较变成动机。

4.纵向比较。鼓励孩子们将自己与自己相比较。例如,让孩子们把今天和昨天、这个月和上个月、这个学期和上个学期进行比较。在特殊的比较中,孩子们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现在他们知道所有他们不知道的单词,并逐渐理解他们不知道的真相。这些比较可以让孩子进步,增强自信心,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

THE END

相关资讯

国庆7天逆袭!超越学霸计划开启!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三学生心理辅导:超越自我,绽放梦想
[体验战略] #热门国际学校#重庆北新巴蜀中学国际艺术高中超越全战略
女儿刚刚从小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初中